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跟我一样也经常纠结于这个难题——如何给出有效指令,又不让学员感觉信心受挫?
大部分人,包括我们教练在内,在面对给自己的建议时,内心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本能的拒绝。因为要改善,表示我们做得仍然不够好,而没有人喜欢这种感觉。受到情绪干预,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够顺畅,降低了有效性。
反馈三明治
在2019年准备一项认证时,我首次接触到一个沟通工具,叫做反馈三明治(Criticism Sandwich),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比如说我们正在教学员改善高翻(Power Clean),我们在给出指令时可以将它像三明治一样分成三大块:
第一片面包(指出做得很好的一点):“你刚刚的发力位找得很精准”
夹心(给出一个可以调整的反馈):“蹬地时,如果脚后跟可以在地面停留时间更长一些”
第二片面包(做出调整后的正向展望):“发力就会更加充分,杠铃的路径会更贴身一些”
用学员做得很好的一点开头,学员会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取得了进展,如果做出新的调整,可以变得更好。相比之下,如果教练只给出调整建议而没有及时指出做得好的方面,那有得学员可能会感觉自己一直在“改正”错误动作,即使训练水平一直在进步,也会时常陷入对自我的负面评价当中。
一些细节
在使用反馈三明治的过程中,我犯过一些错误,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第一片面包:在指出学员做得好的一点时,需要准确和真诚。如果你不认为他这点做得好,就不要硬说做得不错,因为这样会传递出不一致的信息,同时学员也能够轻易感受到教练的评价是否足够真诚。这要求教练带着“三明治”框架更用心地观察,并快速做出反应。
夹心:更多地提出你想要让学员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比如上面这个高翻动作改善建议中,说“发力时,让脚后跟尽可能久地留在地面”跟“不要让脚后跟这么早离开地面”,前者是正向地关注做什么,而后者是关注应该避免什么,这给学员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第二片面包:给出对学员有意义的正向展望。比如上面这个高翻动作改善建议中,即使你知道让脚后跟在地面停留更长时间可以让身体系统制造更多的内旋,但你不需要把这些“技术原理”告诉你的学员,因为这些信息对他们没有意义。了解你的学员,知道他们在意什么,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解释指令的目的——“可以让你发力更充分”、“让髋伸展变得更充分”、“减少手臂提早提拉”等等。
反馈三明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都进入正向激励的循环,当我们用一个更容易被接纳的方式给出训练指令,学员有更强烈的愿意去尝试改变,我们的课程就会更容易成功。